时间:2022-10-22 23:41:52 | 浏览:0
光伏近几天持续大跌,3月3日光伏硅料龙头通威股份(600438)的跌停直接带崩了整个板块,好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止跌迹象,下周会回暖吗?
通威股份近三个交易日股价跌幅达23%,市值蒸发超400亿元,3月5日收盘价37.24相比2月10日高点55.5元,已经接近腰斩。上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期间沪股通累计买入20.05亿元并卖出18.42亿元;两机构席位累计买入7.43亿元,三机构席位累计卖出23.32亿元,净卖出15.89亿元。
3月5日晚间,通威股份对股价异常波动发布公告,对市场传闻的颗粒硅技术改良西门子法有优势作出了回应。
公司认为改良西门子法是已经经过长期运营,市场成熟和稳定的工艺路线,其具备产品品质稳定、生产效率高、装置稳定性高、运行安全性高等特点,能够兼顾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的保障。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高纯晶硅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成果,技术、成本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新产能的平均生产成本3.65万元/吨(公司2020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数据),并可实现N型料的批量供应。截止目前,公司高纯晶硅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满产满销,积极保障供应。
通威认为自己工艺成熟,稳定性好,而按保利协鑫自己的说法,颗粒硅仍有很多问题,短期内颗粒硅产量受限制,现签的单子也都是月结,足以说明也不是有太多的底气保证供应。西门子法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作为行业的主流技术,通威股份依然占据硅料龙头的地位。
不得不看到,不少机构以及清仓式减持了通威股份,用真金白银表明了态度。目前隆基股份(601012)比较看好颗粒硅前景,具备低耗能、连续生产的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代光伏硅料技术。
此外,市场还传闻通威股份2020年第四季度存在减值,可能源于下游客户取消订单导致,而真相只有等到年报披露才知道。
猛追的对手
协鑫集团是目前全球唯一具备颗粒硅批量生产能力的厂商,根据协鑫数据,颗粒硅能够使投资成本下降30%,电耗下降65%,项目人员数量降低30%,看上去很美好,但当前产能仅达到1万吨,实际产量预计仅为0.5万吨。
对于颗粒硅的发展进度超出预期,与通威股份站在同一阵营的新疆大全,在最新调研中表示“颗粒硅的技术绝对不是革新”,建议机构投资者去问一下客户“到底行不行”。
在此前的调研中,公司高管则表示,目前颗粒硅的主要问题是粉尘含量高、碳含量高、容易断晶,这些问题十分确定都可以解决,因为十年前颗粒硅是用在半导体产品生产上的,但用在光伏领域的时候要求低成本解决这些问题。
尽管目前还不具备颠覆主流多晶硅的能力,但市场都是炒预期。技术变革一旦被认定,实现起来是早晚的事,光凭着一点就足以让通威坐立难安了,投资上是对通威上涨逻辑的挑战。
难持续的涨价 强势的隆基
除了技术路线之争,不断攀升的硅料价格正隐露危机。
数据显示,硅料价格近期已突破10万元/吨;隆基发布的3月份硅片报价显示,不同规格硅片涨幅在0.3元/片-0.39元/片之间,中环也相应提价。
但据SOLARZOOM智库根据近期出台的几个重要组件招标测算,在硅料价格的暴涨过程中,终端组件价格没有传导涨价的任何能力,中游杀利润已经成为不可辩驳的事实。一旦产业链价格传导不顺利,硅料价格的持续攀升也将遇到极大阻力。
可以看到的是2021年底硅料产能开始释放之后,价格就不会强势,但是考虑到2022年全球光伏强劲的需求,所以硅料价格还是会维持一个相对高位一段时间。等到过了2022年的井喷时间伴随着更多硅料产能的上马,毛利率接近甚至超过60%的硅料是不可持续的。
而且站在整个行业来说,电力关乎国家能源安全,能指望市场价格涨到很高吗?
未来光伏产业链的未来,一定是降价的趋势,但是价格下行随着全球产业链集中度的提升及品牌的价值,下降趋势不会像以前那么多。
目前,快速推进的市场蛋糕会因为继续下行的价格及光伏转换效率的提升更加壮大,所以盈利能力会持续很长时间的好。
但整个行业的利润也许会被隆基股份这样的一体化的企业占据,对于通威股份来说造成了一定压力,隆基的一体化使得原本的客户不断变成他的竞争对手,未来的竞争格局在不断变化。
除了硅料面临新技术革命的威胁,通威还有电池片业务,也有被蚕食的迹象。
通威目前的困局也与一体化有关系。隆基股份一直在全力推进一体化战略,已经开始扩产电池片。
目前隆基的电池片技术还处于保密阶段,该电池技术没有先例,为行业首创性,量产效率高达24%,远超行业平均量产效率,意味着隆基股份有望在电池技术领先全行业。按照隆基的的执行力和速度,用不了多久,电池片又要干到全球第一,通威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被隆基大量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