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正在巨变

时间:2022-11-06 09:37:56 | 浏览:630

现在最热的,除了长江流域的天气,还有和“电”有关的一切。高温极端天气在长江流域施虐,造成电力供应紧张,无奈之下,只能限电。现在,长江流域,特别是川渝地区的保电力,已经到了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但即便如此,用电紧张问题依然很棘手。解决问题的办法

现在最热的,除了长江流域的天气,还有和“电”有关的一切。

高温极端天气在长江流域施虐,造成电力供应紧张,无奈之下,只能限电。

现在,长江流域,特别是川渝地区的保电力,已经到了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但即便如此,用电紧张问题依然很棘手。

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是增加电力供应,但鉴于传统的水电受到水位下滑的影响,其他的发电方式无疑要承担更重要的作用,例如光伏发电,但偏偏这个时候,行业内传出了几个大消息,先是上游硅料厂通威在华润电力招标中,报出1.942元/W的低价,比亿晶和隆基报价低5分,引起业内和市场巨大舆论轰动;周末又传出隆基高管陷入内幕交易的新闻;徐翔的前期应莹发表观点,认为新能源很可能会出现回调,再给火热的新能源赛道泼了一盘冷水。

今天的盘面,新能源出现分化,通威是涨了,但隆基大跌,而光伏的行业格局,究竟会走向何方?

01

钱总被上游赚走

最近两年,碳中和无处不在的宣传,上市公司牛到没朋友的业绩表现,还有资本市场不断的造富神话,使得资金对于新能源的崇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特别是光伏公司,通威、隆基、中环,还有众多的产业链上下游公司,都迎来了戴维斯双击。

不过,具体到各个细分领域,上涨却显得参差不齐,上游的硅料的赚钱效应,明显要高于中下游。

以通威为例,过去一年的营收增长43%,净利润增长135%,今年上半年业绩继续高歌猛进,营收增长127%,净利润翻了350%;而通威细分领域龙头的隆基股份,去年营收增长48%,但净利润仅微涨4.3%,几乎原地踏步,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长17%,净利润增长6.8%,虽然都是光伏行业,增速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反映到股价走势上,通威也明显强于隆基,同样是大热赛道,命运却是冰火两重天。

这里边的逻辑,和新能源汽车有点类似,虽然同为增长空间广阔的赛道,但具体到产业链,上游的盈利能力明显要高于中下游,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锂矿和锂盐,相关的公司的业绩动则涨个5倍、6倍,甚至10倍的都有,逼得下游的整车厂只能通过涨价来抵消成本上涨的压力,也因此遭遇中小游各方的讨伐。若非国家及时出手整顿,同时释放电动车购置方面的补贴,对冲原材料上涨,在消费力仍需提振的现在,新能源车企很可能连喝粥都难。

从宏观上看,这一轮原材料上涨的局面,有深层次的客观的原因,简单概括,就是下游需求增长快,上游供应增长慢,供不应求状态下,价格很难不飞涨,下游其实能够做的并不多,除了默默忍受,直到现在,大体上还是这样一种状态。

从需求上看,依然很强劲。要知道,碳中和这个战略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而是持续几十年的大事,距离2030年中国实现碳达峰还有8年,距离实现碳中和还有整整38年,鉴于现在传统的火电发电模式占比仍然高达6成,光伏只占12%左右,要实现替代,光伏等新能源整个产业链仍然有做不完的生意。

从全球上看,这门生意就更大了。目前全球用电量在25万亿度电/年左右,有机构预测,到2050年全球电力用量在60万亿度电,假设到2050年全球电力结构中,45%由光伏提供,预计至少需要22755GW的存量装机,对应1140GW/年全球装机,而去年全球光伏的新增装机量仅为170GW。

如果考虑电能替代以及氢能等场景的应用,进一步打开光伏装机空间,到2030年,新增的装机水平有望达到每年1000-1500GW,即不到10年的时间里,整个行业的需求空间还有9-10倍。

但在供应端,由于各种原因限制,实际形成产能释放的还不是很多,供不应求的格局想要打破,还得等上一段时间。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供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02

反转到了?

要实质性地解决供需问题,办法也只有一个,增加供应。

以硅料供应方为例,通威2021年的高纯晶硅产品销量为10.77万吨,但现在的年产能已经有23万吨,加上在建工程,2023年产能将达到35万吨;2021年电池及组件销量达到 34.93GW,现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已经达到54GW,并且扩产仍在进行。

短期看,硅料价格仍将处于高位,但拉长时间看,扩产也在不断向前,价格奇高的问题不可能长期存在,价格回落只是时间问题。另外,通威向一体化模式进军的动作,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也很大。

今天通威股价大涨,而隆基股价大跌,最主要的逻辑就是,通威在向下游组件厂商发起冲击,抢食对方的市场份额,虽说光伏行业上下游相互渗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相比以前喊狼来了,现在则是已经在跟前了,隆基的创始人就说过,光伏行业,比的就是成本,没其他。

从最新的报价来看,通威确实够狠的,把隆基都给比了下去,把市场吓一大跳,而握有上游硅料优势的通威,确实也有能力这样做。大家的讨论的焦点,可能还停留在通威如何搅局光伏行业,但我认为,通威的行为对产业的发展反而是利好。

任何一个产业要想获得健康发展,各个环节应该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合理利润,如果某个环节过多地吞噬产业链利润,产业链其他各方的利益就会受损,最终负反馈于整个产业链,拖慢整体发展步伐。

光伏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上游硅料价格猛涨,中游的组件厂的盈利能力已经受到影响,而下游的建设需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看似热闹的行业,实际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上游价格能够实质性下降,不管是以扩产的形式,还是搅局者进入的形式,那么下游需求的压制因素就会消除,从而推动整体产业链回归到健康的增长态势中。

从这个角度上看,虽然通威被不少中小游厂商认为是搅局者,但这样的搅局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而且它是以更低的价格去竞标,是主动让出自身的利润,对于下游的建设方而言,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了。

说到底,下游的基建投资才是整个光伏行业,包括材料、设备、组件等细分领域企业生意的来源,如果自己过度地吞噬产业链利润,造成下游成本居高不下,某程度上等于饮鸩止渴,很难长时间持续。倒不如在自己尚有能力的时候,主动出击,表面看是让利,实际上是先下手为强,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后续发展空间。

03

格局生变

通威的事件,也引发了不少对于未来光伏行业格局的讨论。

网上一个帖子就流传甚广,讲的是各个厂家之间的“拉帮结派”的小算盘,嘴上说各自分工合作,但心里都想着自己全吃了。

其实,也不能简单地揶揄生意人心里的盘算,我倒觉得是光伏行业本身有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正如隆基老板的所言,光伏行业比的是成本,所以只要能够有效降低成本,采用哪种方式只是形式问题。有的行业分工能够降低成本,而有的行业一体化才能够降低成本,这就够了,无需过度反映。

我们反而更应该关注一个极具前瞻性的问题,如果一体化是光伏厂商发展的大趋势,那么谁能够最终跑出来,因为过去20多年的光伏发展史,每一次行业格局的变化,不管是因为技术路线切换,还是商业模式变化,都会埋葬一批公司,又重新崛起一批公司。

现在,似乎又到了这样一个时间节点,通威打响了一枪,产业链上下游的相互渗透、抢食甚至肉搏,已经在上演。未来能够胜出的,大概率还是那些综合实力强,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控制力都很强,拥有技术、规模和成本优势的企业,但在胜出之前,一轮又一轮的洗牌仍将继续,一次又一次的盈利回归均值也会上演。那些实力羸弱,以及看着光伏生意赚钱,贸贸然进入的跨界者,如果缺乏竞争实力,则很可能命途多舛。

回到市场,光伏股可能要面临剧烈的行业变化,加上本身已经处于高位的估值炒作,投资者更应该多一点风险意识。

不过,说到整个绿色发电端,这种洗牌、以及可能出现的回调反而是利大于弊,因为光伏产品价格的下降,能够很好地刺激下游企业的装机需求,有利于下游企业降低成本,长远上看也有利于绿电普及,最终帮助国家尽快达成碳中和目标。在频繁上演拉闸限电的眼下,意义就更大了。

从这个角度上看,被上游成本压制已久的下游发电端,可能孕育着更好的投资机会,此外,电价的市场化改革也有可能因为此次限电而出现积极变化。完全追踪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指数的电力ETF(159611)也出现连续的上涨。

从成分股看,电力ETF(159611)所对应的中证全指电力指数,基本涵盖了国内比较重要的发电企业,其中大部分以绿色发电为主。

规模上,电力ETF(159611)超过14亿,最近20个工作日日均成交额8459万元,是当前市场上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电力公用事业类ETF产品。同时,电力ETF还配有联接基金(A类份额/C类份额:016185/016186),是当前市场上唯一一只可以通过场外联接基金参与投资的电力ETF产品。

收益方面,自2022年1月7日上市以来,电力ETF(159611)年化跟踪误差仅为0.76%,累计取得了1.56%超额收益。

04

结语

现在,全球越来越多的地区遭遇极端天气,让更多人认识到电力供应的重要性,尽管有的国家或地区重启煤电,貌似在走回头路,但这也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绿色发电的前景仍然非常广阔,投资价值会进一步凸显。

即使撇除极端天气的影响,未来随着电动车的普及,中国也好,全球也好,对于电力的需求都会有增无减,绿色发电都能够长久地享受这个发展红利,即使中间会出现很多的优胜劣汰,但这个赛道的价值,仍然毋庸置疑。

相关资讯

股市风向标变了?吃药喝酒将不复存在,光伏能源再次领涨两市

梦若神机(49万)粉丝:下午有望反转,持股不动凸教授归来(53.3万)粉丝:震荡回调不惧,坚定看涨来自股市的猩猩(54.9万)粉丝:权重股明显下跌,可能震仓洗盘股侠钟超(68.8万)粉丝:未收评稀豹(39万)粉丝:下午或收中阳线看反弹以上就是大V们的个人看法,可以说明大盘的高位线始终没有明显突破的进展,似乎还在进行震荡平稳走势,尽管金融券商或者新能源等相继几日的暴涨依然没有上升,主力资金可能在进行压制目的就是困惑散户,等散户们觉得无望大涨了再进行拉高。

吹响冲锋号,牛市旗手异动,短线变盘要来了

大盘分析指数意外的连续走强,昨天领涨的创业板全天再涨17%,收盘成功突破30日线阻力。明天市场要震荡开始争夺3300这个压力位了,接下来就是看成交量以及券商能否继续发力。如果能突破的话,那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走出反弹行情,如果不行的话,估计就是回调了,不过也顶多是回踩后再反弹,最终的都是反弹,只是过程要曲折点罢了。

权益投资最多占30%,万亿“固收+”迎来大变局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固收”基金(按过去的计算方式,包括混合型一级债、混合型二级债、偏债混合型基金、可转债基金)的合计规模近25万亿元,而在2019年底,这一数字还不足万亿。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就是这类产品最常见的基金类型。

阎焱:大变局下投资考虑的首要因素是风控而非回报

作为资深投资人,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表示,大变局下投资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是风控,而不是回报,投资人需要降低投资回报的预期,把目光聚焦至从0到1的颠覆性原创技术。在我看来,风险投资的周期和宏观经济的周期不是一致的。

想变富,转思路:普通人致富的5大“生财秘诀”,助你告别贫穷

想变富,转思路:普通人致富的5大“生财秘诀”,助你告别贫穷当下这个时代,相信绝大部分的人感受就是钱难赚、钱不够用、钱不经花。说白了,作为普通人,要想变富首先必须改变思路。第五条:结交富人要想成为有钱人,就得靠近他们,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搬到自己身上来。

茅台的“高空加油”式变革

加了约2%的53度飞天茅台酒的78g装茅台冰淇淋,售价59-66元,是茅台有史以来首次以“茅台”命名的非酒类食品产品。与微不足道的利润相比,茅台真正看中的是这些吃冰淇淋的年轻人。“i茅台”的运营模式,将经销商纳入整个服务流程,然后缩短渠道距离实现成本优化,提升代理渠道端的利润,还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渠道掌控力,与消费者展开更直接的互动交流。

茅台变了

8月3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600519)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617亿元,同比提升1738%;从废除拆箱令到推出12箱装产品,从“i茅台”APP研发上线到茅台冰淇淋点燃夏日,在丁雄军接任近一年的时间里,稳价、年轻化两手抓。

茅台销售渠道生变,给茅台今后带来什么策略?

茅台转变经营模式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让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成为现在人们热议的话题。而在2021年半年报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量”:国内经销商为2096家,新增62家,减少12家,累计增加50。

茅台有没有崩掉的可能?它变了吗?

白酒的特质,越陈越香。酱香酒更是如此。大量茅台酒被储存下来,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市场上的酒越来越多。所以,归根结底,茅台虚高不虚高,在于利润能不能翻番甚至翻两番。你没看到的是,茅台以价格违规等理由,已经砍掉超过三分之一经销商了,省出来的这三分之一的份额。

一张图告诉你,南宁这五年的变化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南宁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一张长图告诉你,南宁这五年的变化↓来源|南宁云、南宁新闻网编辑:邓玲校对:唐艺文责编:覃凤妮值班编审:卢超扫描二维码进入南宁云客户端南宁权威新闻资讯第一时间获取扫描二维码关注南宁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最新最快信息实时掌握南宁新闻网官方抖音号(nnnews)与您一座城、一条心,请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南宁大事小事,小新在抖音等着你哦!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家政保姆网王森西点学习网爱马仕奢侈品南宁旅游网张国荣歌迷网今日邢台广州地铁资行讯网奈雪的茶会员日虎牙直播资讯网办公文具品牌网恒太照明股票时尚女性网张员瑛歌迷网老庙黄金首饰老钱币收藏
通威股份A股-通威股份最新行情分析报告、通威股份最新消息头条、通威股份股票利好消息、通威股份盈利能力分析、通威股份核心竞争力分析、通威股份光伏产业链、通威太阳能光伏、隆基股份股吧最新消息、隆基股份明天走势、通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最新消息。
通威股份A股 qianlibao.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