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15:49:32 | 浏览:911
万物皆可光伏,百亿规划者众。传统行业巨头纷纷跨界涌入新能源,背后有何逻辑与优势,究竟是战略协同为上,还是为寻找第二增长极?
千亿水泥巨头正在“囤粮”投光伏。
11月15日晚间,近期股价暴涨的新力金融公告透露,第二大股东海螺水泥计划在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512.72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完成后,持股比例将降至5%以下。
除了上述对新力金融的减持计划,不久前的11月9日,海螺水泥在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拟发行不超过100亿元的中期票据,充分发挥财务杠杆调节作用,保障资金收益率,主要投向光伏。
坐拥百亿现金流的海螺水泥,多年来频繁入股同业标的,在A股取得了亮眼的投资收益。而今年以来,这位“炒股高手”却频繁减持金融资产,并主动增加杠杆,剑指光伏新业务布局。
已设立近百家新能源公司,公布百亿规划的海螺水泥,后续将会如何开展光伏战略转型,布局背后又有着哪三重逻辑?
百亿光伏规划
海螺水泥正在筹划百亿光伏项目。
据媒体报道,海螺水泥此次中票募资将主要投向光伏组件与玻璃项目。公司将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经济开发区、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等地建设光伏发电设备制造项目,其中包括一条5GW高功率双玻光伏组件生产线,并配有两条1400t/d光伏玻璃基片生产线及深加工生产线。该项目计划2022年开工,于2024年竣工。
中期票据作为比公司债更灵活的融资方式,具有审批简单、发行速度快、成本较低、额度较大的特点,信贷规模控制在企业净资产40%的范围内即可。公告显示,此次海螺水泥获批的100亿中期票据注册额度为2024年10月14日前有效,公司可选择在有效期内分期发行。
此外,在今年3月,海螺水泥在《关于新能源业务投资计划的公告》中宣布将投资50亿元用于发展“下游”光伏电站、储能项目,或与上述“中游”制造项目有关。至此,公司年内透露的两项光伏规划合计已达150亿。
不过,海螺水泥的光伏布局,似乎“雨声大,雨点小”。
2018年,独立运营载体“海螺新能源”成立,主营业务为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及储能系统领域等。2021年8月,海螺水泥出资4.43亿元收购海螺新能源,将其并表,今年增资达45亿元,使得海螺新能源注册资本增至50亿元。
截止今年8月,以“海螺新能源”为企业名称注册的企业已达96家,以“海螺光伏科技”为企业名称的企业2家,其中半数为今年上半年设立。但从披露情况看,注册资本都非常少,其中高于1000万元的仅有7家,最高的2100万元为池州海螺新能源。
从进度上看,今年上半年,公司光伏储能发电1.1亿千瓦时,拥有光伏装机容量237MW,上半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7MW。相关项目推进状况与装机规模略不及预期,尚未贡献业绩。
至于未来布局方向,海螺水泥也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进一步透露,公司正持续加大新能源板块投资。正与具有优势资源的企业加强合作,在风光水储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向上下游拓展。
三重逻辑
水泥巨头大举转型光伏,逻辑何在?
最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千亿水泥巨头,海螺水泥有义务带头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中相关政策要求。据工信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需降低3%以上。
“相关政策方案将有利于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改善行业供需关系。公司已加大相关技术投入和储备,将引领推动行业落实双碳政策。”海螺水泥董事、总经理李群峰透露,目前,海螺水泥使用余热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占比约为1/3。
另一方面,绿能转型也有助于水泥生产主业降低成本。
据介绍,煤炭发电成本在水泥行业的成本占比超过50%。故在今年上半年的能源(煤炭)涨价潮中,全行业都受到了较大业绩冲击。例如冀东水泥、华新水泥及上峰水泥收入及利润均双双下滑,小型水泥公司如塔牌集团还录得亏损。
海螺水泥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2年公司持续加大新能源板块投资,将充分利用厂区自有空间,发展光伏电站、储能项目等新能源业务,争取早日实现下属工厂光伏发电全覆盖,努力打造‘零外购电’工厂。
不过据中银证券研报预计,海螺水泥2022年全年装机容量将达到1GW,年发电能力10亿度,相比其年消耗200多亿度电占比仍很小。
第三层原因是,发展新能源业务能帮助海螺水泥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级。
除了成本提升的“短期影响”,水泥行业也正面临供需结构的“长期影响”。2021年至今,行业需求端收缩明显,今年上半年,供给端已展开“内卷”价格战,由于销售价格下降,相关公司盈利能力也大幅下降。
分析观点指出,虽然海螺水泥通过直销及经销将产品出售,直销比例略高,毛利率高于同行,但在行业需求衰退的大势下,公司业绩难免持续下滑,需要积极谋求转型。
“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回收期一般在8-10年,会持续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效益贡献。”李群峰表示,在收购兼并方面,公司也会抢抓机遇,积极寻找优质并购发展机会,进一步完善市场布局。
囤了多少粮?
从财报数据来看,海螺水泥近期业绩压力明显。
2021年起,公司结束了营收净利连续五年双增长,转向为双降。由于今年前三季度的疫情管控与煤电费用上涨,公司营业收入减少360亿,净利润减少百亿。
不过主业的压力,丝毫没有使海螺水泥转向“开源节流”。
参照往年同期,公司在理财上会有几百亿投入,在今年上半年却大幅收缩,流动性理财及结构性存款合计较上年度减少156.51亿元,其中100多亿元的结构性存款几乎全部取出。
10月25日公告显示,公司共收回理财本金35亿元,获取收益约1.6亿元。截至本公告日,累计委托理财余额仅有29亿元人民币。
在标的投资方面,海螺水泥也在积极兑现收益。早在3月,海螺水泥就透露要减持新力金融。彼时公告称,公司计划在12元/股至13.4元/股的价格区间,减持新力金融不超过512.72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后因股价未达预期没有执行。
11月以来,由于新力金融实控人为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受近期供销社热度影响,公司股价最大涨幅近50%,海螺水泥也适时再次披露减持公告。按照16日最新股价,海螺水泥此轮减持最多能套现近4000万元。
主动融资方面,除了百亿中期票据,前三季度公司还新增了49.1亿元的短期借款,33.2亿元的长期借款。
不过,当前海螺水泥负债率依旧较低。前三季资产负债率及有息负债率分别仅为18.8%及6.53%。结合最新货币资金达到661.4亿元,货币资金/总负债高达1.5倍,弹药十分充足。
一边主动储备现金,一边在二级市场套现融资,后续或能看见海螺水泥更多大手笔布局。
文章都是个人拙见,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今天是10月22日周五,本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今天我还好,吃一点小肉。熟悉我的小伙伴应该都猜到了,今天我的主线光伏龙头通威股份还是没动。今天的威哥虽然还是和之前一样上午冲高下午跳水,一到前高的56附近就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证券,杨光)一、屋顶光伏迎来政策推进,BAPV、BIPV 产业链直接受益1.1 分布式光伏进入发展新时代,屋顶光伏为主要表现形式目前光伏发电系统按电站安装位置可分为分布式光伏和集中式光伏,按是否并网可分为独立光伏
在一些地区乡下的村子经常会听到大喇叭在广播这样的内容:“有国家政策支持,现在村里可以集体免费安装光伏太阳能,不仅每年都有钱赚,而且不到10年的时间,光伏就可以归属于个人了。”听到有“免费”字眼的广播内容,村里大多数人心里第一反应都会有所沸腾
现在许多农村的房顶和山坡上都安装着几排光伏板,据说是国家大力扶持的光伏发电项目。只需要安装几块光伏板,就能靠太阳能发电赚钱,再不济可以发电自己用。这种光伏发电项目真的靠谱吗?如果真的这么好,为什么城里很少安装呢?农村自建房屋顶上安装好的光伏
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光伏发电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并且也是光伏应用最为广泛的国家,在我们的印象中,光伏就是将太阳能进行转换成电能,安装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那一片片太阳能板吸收着太阳,再经过系统成为电能,而通常我们所知道的太阳能电站,一般都是山地光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导读: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了《太阳能光伏未来展望》报告。报告基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气候弹性路径(REmap Case),总结了太阳能光伏(PV)发电在全球能源系统转型中
科幻网11月2日讯(徐名扬) 据央视新闻报道,青海共和县旁边的戈壁滩,坐落着世界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站在生态光伏发电园区高高的瞭望塔上,脚下成片的光伏板绵延几公里,年均发电量达100亿度。光伏发电指的是一种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
7月13日,据美媒报道,美国太阳能发电价格在第二季度上涨8.1%,其原因是此前美国商务部对于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关税的调查,以及飙升的成本投入使新建项目进展缓慢。根据追踪可再生能源交易的LevelTen Energy季度指数,第二季度太
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是一种无限期的可再生能源,因为太阳已经辐射了大约5000万亿千瓦时的能量数十亿年,并将在未来的40亿年继续这样做。太阳能是一种可用于炊具、热水器等的能源。太阳能的主要缺点是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不能生产。使用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
公司从2010年成立至今,我作为其中一员已深耕于光伏工程领域10余年光阴。从光伏行业的步履维艰,到如今光伏技术的蓬勃发展,光伏已经成为社会常见的一道风景。然而很多人依然对光伏充满了误解,不敢说自己对光伏技术有多了解,作为一名公司老员工,和行